中国警察网讯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农村面积大、人口数量多、道路长,复杂的路况让资阳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困难重重。为保障辖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益阳交警资阳大队整合全区农村地区特点、“突出三招”守护农村交通安全。
宣传教育突出“因地制宜”
在资阳区农村地区群众中,老人和小孩占比较大,“一老一小”作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上有着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理解能力差等特点。益阳交警资阳大队因地制宜,不断增强宣传方式的易接受性与宣传内容的易懂性,不断做好“一老一小”交通安全宣传。一是本地事故案例强曝光,为使警示教育作用最大化,资阳大队整合辖区各乡镇交通事故突出案例,为各乡镇量身定制“专属警示教育片”,并在村委、广告屏、村村响大喇叭播放,让群众看得见身边事故、记得住身边教训,不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宣传知识接地气,资阳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以典型案例和出行注意事项为主体,抛弃枯燥的法律条文,讲解身边案例,突出交通违法的严重性;拒绝厚重的宣传资料,制作小折扇等类似实用宣传物料,以图为主,文字辅助讲解出行交通安全知识;邀请村干部、驻村辅警参与交通安全宣传,针对部分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老人,用方言故事讲解高龄老人出行时的注意事项,让高龄老人“听得懂”“听得进”,交通安全知识充分接上地气。三是宣传内容合时宜,在清明、春节等不同节假日,益阳交警资阳大队根据节日出行特点,制作专题宣传资料及海报,并提前做好道路情况研判,及时在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交通安全提示,在资阳区农村的各个网格群发送,最大程度保障节假日交通安全宣传的覆盖面,确保群众节假日出行安全,
秩序整治突出“重点违法”
因材施教、因地施策才能效果最大化,为最大程度、最好效果整治资阳区农村地区交通违法,益阳交警资阳大队对辖区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进行整体分析,突出重点违法,严厉打击。一是“戴盔率”全面提升,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是资阳区农村地区常见交通违法,为提升“戴盔率”资阳交警、乡镇政府、乡镇派出所开展合作,每周深入农村开展“戴盔率”提升行动,联合查处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违规安装伞具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违法的脚步遍布辖区农村地区的各个角落,自行动以来共查处骑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三千余起,“戴盔率”显著提升。二是“酒醉驾”严查严处,农村地区部分驾驶人怀着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查“酒驾”不会到农村来、认为农村里喝了点酒,距离不远可以开车,实则给自己埋下来安全隐患。资阳区结合交警及基层交管力量,组成执法小分队,采取“白+黑”“设卡+巡逻”的方式,多时段多地段在全区农村地区全面铺开,让酒驾醉驾无处遁形、无空可钻。
隐患整治突出“源头治理”
益阳交警资阳大队与区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紧盯隐患排查与整治、重点企业、车辆、驾驶人管控,从源头上抓好隐患治理。一是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大投入,先后投入400余万元,严格按照“三必上”“五必上”要求。对全区62处国省干道、35处农村县乡道路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将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路段整治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交警部门对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公路部门对全区专养公路定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对排查出的和上级交办的隐患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排查治理道路安全隐患226处,完成路面维修28.028万平方米,加装安防设施300余处。二是驾驶员、车辆严管控,对全区吸毒人员、患有精神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驾驶人,一律注销驾驶证。重点驾驶人(持A、B证)审验率、换证率达到100%,“两客一危一校”检验率、报废率、违法处理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