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公安局户政管理部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筑牢为民服务的情怀理念,持续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服务群众“小窗口”,做好为民解忧“大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举措,推出了“一次办、主动办、上门办”等一系列户政管理服务便民利民举措,打通优化政务服务 “最后一米”,以优质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规范“一次办” 提升服务“新形象”
近日,户政管理部门组织全市户政窗口60名民警辅警,开展“晒比创”岗位“大练兵”“大比武”,从思想理念、业务知识、办事流程、服务礼仪、事件处置等方面入手进行岗位培训、业务交流、考评考核,全面提升服务群众、优化营商环境的窗口业务水平和服务质效。
户政窗口全面落实“一站式”“一次办”的“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将办事流程、工作规范、便民举措等制度上墙,积极打造“阳光窗口”。先后出台了多项服务措施,从业务办理引导、信息采集、问题解答等细节入手,做到规范、热情、细心、周到,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树立了北海公安窗口服务“新形象”。
创新“主动办” 暖心服务“零距离”
4月12日下午,合浦县群众叶某求助,其患病住院治疗的妻子不慎遗失身份证,无法到户籍窗口补办,影响大病救助申报。合浦县公安局户政管理大队民警了解情况后,迅速协调人员带上设备前往医院为叶某妻子采集身份证照片信息,推送制证信息到户籍派出所远程办理。 这只是众多为解决行动不便群众办证难的问题一个缩影。
近年来,户政管理部门主动创新工作方法,在办证大厅窗口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残疾人专用道”,开辟行动不便群众办证“直通车”,成立“流动户籍室”等方式,用自己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暖心行动,拉近了群众办理户籍业务的“最后一米”。
真情“上门办” 解忧服务“践初心”
5月4日,高德派出所户籍民警上门为辖区群众杨某为因车祸瘫痪卧床的儿子补办身份证,解决报销医保的困难;同日,兴港派出所户籍民警到合浦精神病康复医院为精神疾病发作患者杨某现场补办身份证,方便入院治疗。5月5日地角派出所户籍民警上门为脑瘫残疾人士更换其母亲过期身份证,解决申报低保问题。其中,北海市公安局户政管理部门主动上门为高龄老人、特殊人群办理身份证50份。
户政服务不仅“主动办”,还“上门办”将“户籍窗口”搬进“群众家中”。户籍窗口开通辖区办证热线,公布户籍民警联系方式,结合社区警务“一区一警”主动了解特殊群众办理证件的困难,答疑解惑。户政管理部门不断优化为民服务理念,用真情与温暖构建警民关系的桥梁,用责任和担当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户政管理部门不断学习各类新政策新规范,广泛推广“新生即入户”、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人才落户” “互联网+户政”等新政,深入街道社区、乡镇村屯、企业单位,广泛征集群众对户政管理意见建议,听民意、解民情,创新举措,回应群众期盼,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户籍民辅警的“辛苦指数”,为群众换取“幸福指数”。据统计,北海市公安局户政管理部门今年以来,共办理户籍业务145095笔,居民身份证46137笔,居住证7343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