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遇到矛盾纠纷,及时调解化解;遇到可疑人员,立即开展排查;遇到群众求助,尽力帮忙解忧。“社会治理越来越好,感谢他们带来的安全感。”提起义警队这个新名词,老百姓们不断连声称赞。
为努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新模式,探索推进社会治理“警民融合”机制,从群防群治警务工作源头筑牢基石,2023年起,由各地各行各业的群众组成的呼伦贝尔市公安机关义警队纷纷成立,并切实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背着工作包、戴着袖章的义警队是呼伦贝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正在携手公安民警守护一方平安。
在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艾里社区,社区民警联合社区工作者,共同发动小区居民在每个单元中选出一名“平安义警”作为楼长。宣防工作开展中,义警们佩戴表明身份的红袖标,在与邻居拉家常、串门的同时,带上反诈温馨提醒,通过派发宣传单、面对面讲解等多种方式开展反诈宣传活动——这样一位“热心肠”的“熟面孔”逐步成为每个单元的反诈“新警力”。反诈先锋义警宣传队成立几个月以来,该社区发案仅为2起。
“奉献、有爱、互助、无偿”,这支由20余名大雁镇出租车司机组成的“反诈预警队”,以社区民警为圆心,联动“义警的哥”为半径,大面积、常态化开展反电诈宣防工作。民警将通过定期“回访”,向“的哥”们了解反电诈宣防工作在社会中的知晓率、接受度,当一辆辆出租车化身成为一座座“移动反诈宣传站”,逐步为社会平安共同体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反诈先锋义警宣传队的加入,为平安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让辖区安全更加触手可及。”鄂温克旗公安局局长耿耀廷说道。
人人都是校园守护者,人人都是平安建设者。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在校师生、工作人员共计8000余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安全隐患不断增加。4月14日,新城公安分局协同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平安义警”启动仪式,吸纳在校教师、学生、党员等群体35人共同组建校园平安义警队,结合校园安保工作,打造高校警务新样板。“无诈校园”“无毒校园”“零发案”“无霸凌”,将可能影响校园安全稳定和治安秩序的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这是公安机关对全体师生的庄严承诺,也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警民携手,共同筑牢基层的第一层安全防线。3月31日23时,扎兰屯市蘑菇气镇发生火灾,民警赶到现场后,为了防止火势蔓延和群众受到伤害,一边请求消防人员支援,一边组织辖区“义警”共同维护起火现场秩序,组织周围居民撤离。民警在保证现场安全后立即开展救火工作,在消防“义警”和消防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火势成功被扑灭,帮助群众将财产损失将至最低,现场无人员伤亡。“警民一家亲,遇难见真情”辖区群众马某将一面感谢锦旗送至蘑菇派出所,对派出所民警的帮助表达真诚的谢意。
不久前,额尔古纳市公安局拉布大林第二派出所接到报警,辖区居民因邻里之间羊群误入菜地啃食青菜地产生矛盾纠纷,虽然菜地受损并不严重,两人情绪却十分激动各不相让。义警徐昊对佟某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双方一起修缮了菜园的围栏,两家握手言和,达成和解。截止目前,额尔古纳市义警队员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45起,已成功调解44起。从矛盾纠纷排查到潜在案件线索摸排,义警队伍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农牧场距离最近的辖区派出所15公里,开车最快也要20分钟,路途遥远且道路不便,派出所警力有限,无法做到天天巡逻,在牧场的大力支持下,这支30人的义警队伍已经成为辖区平安建设重要生力军。他们紧盯牧场及周边安全,第一时间发现报告违法犯罪线索,协助警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市局治安支队宿巍介绍道:“无人机巡防队、义务消防队、交通协管队、物流线索队……将义警队伍组建与公安重点工作相结合,突出实战效能、常态化用好队伍,确保已经队伍能发挥最大效能,公安机关正在全力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呼伦贝尔义警队伍组建以来,在各级公安机关指导下,像这样的“先行处置,敢于管事”的“义警队”全市已有28支队伍468名队员。木材企业“平安义警”、“林都平安义警”、矿区敏东义警队、“护学岗义警队”分布在学校、医院、车站、公园、商圈、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这些队伍是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的重要补充力量,他们把平安先行带进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助力公安机关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提升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