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为确保社会治安稳定,保障夜间经济秩序,营造平安稳定的“初夏夜”,河南省安阳市各级公安机关闻令而动、全警动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夏季夜间“警灯闪烁”治安巡防工作,红蓝警灯闪烁,照亮了夜色下的匆匆归途,飒爽英姿坚守,守护着安阳城的安宁稳定。
安阳县公安局对巡逻警力、区域、点位、线路进行科学划分,对县域内4个重要区域、9个乡镇、1个重点交通部位共14个巡防区域开展网格化交叉巡逻。重点路口设置“待警点”,精准安排车巡路线,以“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能及时制止、劝解、调解发生在巡逻管控区域内影响社会治安的案事件,便于接受群众咨询、求助,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时及时救助,进一步保障辖区夜间安全。
巡逻中,民警积极向辖区群众宣传防盗抢、防电信诈骗等安全防范知识,切实提高辖区群众的防范意识,同时积极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引导辖区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汤阴县公安局结合地域和夏季发案特点,科学制定方案,初步形成了“3、2、1、7”工作模式。即:在全城选出夜市摊点较为集中的3条重点路段,分别部署巡线点;商业繁华、群众纳凉较为集中的2个广场,分别部署巡逻区;在新、老城交界点部署1个武装机动快反点;其它7个农村派出所自排重点区域开展巡防。通过综合研判,合理布点,遇有突发案事件,各点位能及时沟通,互为增援,武装机动力量在街面可最快速度到达,使局面第一时间得到控制。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全县警力形成一张网,实现巡逻防控全域覆盖。
走在汤阴县的大街小巷,随时都能见到警灯闪烁的警车和着装整齐三五结对的巡逻民警。夜市摊位上,民警拿着喊话器提醒群众文明就餐,酒后不开车、酒后不滋事。在人和广场,步伐矫健的民警不时向群众发放宣传单,宣讲防电诈、防火、防盗平安知识……武装机动快反点,训练有素的民警整装待发,成为了古城人民心目中的安全使者。
林州市公安局结合具体地段夜间活跃度,在市区重点部位开展夏季“警灯闪烁”巡逻宣防工作,给人间“烟火气”装上“安全阀”,为群众的夏季“夜生活”贡献公安力量。
坚持“街面驻勤、显性巡逻”,采用步巡、车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夜间繁华街区、夜市、餐饮娱乐场所以及易发生酒后滋事治安复杂区域的巡防力度,确保第一时间化解处置矛盾纠纷,依法依规查处各类案件。加强对重点部位、物品排查管控,确保“重点路段见警灯、复杂区域见警力”。
在全市人流密集区域设置9个巡逻防控待警点,抽调局直机关、辖区派出所警力根据分包区域成立巡逻宣防组,围绕辖区人员密集场所和公共复杂区域、案件易发高发部位设置巡逻区域和待警点(宣防点),开展定点守护、动态巡逻和宣传防范,做到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
在巡逻和宣防过程中,执勤民辅警对商家和消费者进行法律知识、防火、防盗、防骗安全常识宣传,发放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单,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经营者和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提升经营者、消费者的安全感。
安阳市公安局北关分局结合辖区夜市摊点、沿街门店、广场等繁华场所的分布范围、人流量、治安秩序等实际情况,对执勤警力、执勤区域、待警点进行科学设置,最大限度把警力摆上街面;巡逻车辆要按照“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原则,根据治安形势特点,采取“车巡+步巡”的方式,扩大辐射面,全面提升见警率,最大限度地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挤压犯罪空间;同时,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同步开展反电诈、反盗窃、拒酒驾、拒赌毒等安全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以案说法,加强安全防范提示,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安阳市公安局文峰分局针对夏季治安特点和发案规律,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加大巡逻密度和巡逻频次,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尤其是对夜间人员密集的商业街、烧烤摊、大排档,强化巡逻防控和防范宣传,提醒商户业主、顾客和行人注意自身防范。民警对发现的治安隐患和矛盾纠纷,及时整治,妥善化解,有效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5月8日晚,中华路派出所民警在永繁街巡逻期间,提醒群众“看管好你的包,这儿人多,随时有可能被偷走”“电动车别管放哪儿,一定要落锁” “来,看看这份警察提醒,不要贪杯,更不要打架,打架成本是很高的啊!咱高高兴兴来,平平安安回家才行,对不?” ……
“凡是刷单,都是诈骗;凡是担保贷款,都是诈骗。”5月11日晚,经侦大队民警在曙光路与惠苑街一带巡逻时为商户及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单,讲解反诈知识。
安阳市公安局龙安分局结合辖区实际,按照“显性用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快速反应”的要求,全面强化社会面重点区域巡防管控。
工作中,龙安分局优化巡防点位布局,加大对夜市集中场所等区域的巡逻管控力度,设置6个主巡区,9个夜市巡逻防控值守点。各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开展不间断巡逻,固化“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建立重点部位快反处置圈,当好城市安全“守夜人”,不断增强社会面威慑力、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