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彬:扎根乡村派出所17年 “老三件”见证浓浓爱民情


一副厚重的老花镜,一个破旧的笔记本,一双泥泞的橡胶鞋,是宋福彬的标配。这些物品在其他人眼中,是那么不值一提,但在河南省安阳市公安局文峰分局宝莲寺派出所辖区群众心中,却是那么地亲切。 现年52岁的宋福彬,2004年脱下军装穿上警服,成了宝莲寺派出所的民警,一干就是17年。17年来,宋福彬兢兢业业,默默坚守。17年来,一向生活简朴的宋福彬个人物品寥寥可数,但每一件背后都记录着宋福彬的点点滴滴。 一副厚重的老花镜,捕捉无数的蛛丝马迹 有句俗话叫“姜还是老的辣”,在宝莲寺工作的十几年,让宋福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每当他戴上那副镜框磨得快没色的老花镜时,就是他细查秋毫之时:在检查消防隐患时,他总能敏锐地找出一个又一个消防隐患,让拍胸脯保证没问题的老板们哑口无言;在调节矛盾纠纷时,他又能从双方言谈举止中先一步探知各自的意图,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在询问案件当事人时,他还能从别有用心之人的巧言令色中甄别出事实。2021年1月,在宋福彬办理过的一起案件中,李某报警称吕某将其打伤,然而经依法传唤后,宋福彬发现李某身上并未有明显外伤,反倒是吕某胳膊处有淤青和小口子,询问吕某时,吕某遮遮掩掩,不愿说出真相,在宋福彬的一番开导后,吕某终于承认:自己是受周某指使去找李某的茬,却被李某反制。最终,宋福彬将罪魁祸首周某也传唤至所,依法处理。 一个破旧的笔记本,满载条条的群情民愿 作为小营警务室的民警,宋福彬分管着三个行政村,共7845口人,年轻时候的宋福彬对管辖范围内的事了如指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村民口中的“小宋”也变成了“老宋”。大家都知道,老宋有一个破旧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未化解的群众纠纷、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社区工作存在的不足......只要能为群众解决困难、只要能促进工作,老宋都一一记录在本子上。本子换了一个又一个,因为使用太频繁,每一个都显得很破旧。 小营村的韦老汉,妻子早逝,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其中一个儿子离婚后把孩子扔给了韦老汉,自己不管不顾,韦老汉由于腿有旧疾,无能力耕地,每个月仅凭着几百块钱的低保和捡废品养活自己和孙子。宋福彬在实地走访后,一方面帮助韦老汉向大队及村委申请困难补助,一方面积极与韦老汉的儿子联系。为了能见到韦老汉的儿子,宋福彬专门在除夕之夜去韦老汉家中,与其儿子深入交谈,并还将自己的扶贫农产品赠送给韦老汉一家。经过宋福彬的细致劝说,韦老汉的儿子现在每个月都会给韦老汉寄抚养费,大队每月也会向韦老汉提供救助。韦老汉的孙子原来瘦骨嶙峋,现在小脸也圆润了起来,每当宋福彬到韦老汉家里,他的孙子都会高兴地喊到:“宋爷爷来了!宋爷爷来了!” 而现在,宋福彬终于可以放心地将记录韦老汉家庭困难的那页划掉,韦老汉一家,基本可以让老宋放心了。 一双泥泞的橡胶鞋,踏平汛情的崎岖坎坷 2021年7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席卷河南,安阳遭遇百年难遇之汛情,在河堤水位线告急时,政府决定在宝莲寺黎官屯村泄洪。宋福彬作为抢险救灾经验丰富的老民警,第一批到达泄洪村,与社区民警简单商量后即按地势从低到高,按年龄从老幼到青年,逐户转移。在转移的一千多口人中,仅宋福彬一人就有效转移了两百余人。之后,他又在何官屯小学的安置区陪百姓度过了忐忑的夜晚,待到第二天动身返回时,宋福彬才发现自己右脚的胶鞋不知道什么时候破了个大口子,鞋筒里满是泥水,这让宋福彬的痛风雪上加霜,右脚已经疼痛得不能着地,同事们搀扶他返回时关切的“责备”他:“这么大岁数了,老宋,还这么拼。”老宋一摆手:“在部队落下的老病根了,不碍事,自己疼点忍忍,老百姓泡水里忍不了啊。” 一副厚重的老花镜,一个破旧的笔记本,一双泥泞的橡胶鞋,生活简朴的宋福彬,内心却是丰盈的,因为他每天想着如何在岗位上履职尽责,如何能为辖区解决困难。让辖区群众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让辖区群众的生活越来越放心,宋福彬,心甘情愿做好这片麦田的守望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