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谢谢您,陈警官!”一句并不标准的话语,却表达出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贵州省李女士在变成“黑户”的27年后拿到了自己的身份信息激动的说。近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宝力根派出所社区民警经过走访、认真调查等相关程序,最终确认了该女士的真实身份,联系户籍地为她补录了户口等证件。
2023年的11月,寒风凛冽,大地银装,漫天飞雪。作为一名从事社区工作已经近30年的老民警,宝力根派出所社区民警陈建林三十年如一日地深入辖区做着平凡的工作。听闻辖区居民说,租住比较集中的大杂院内最近出现了一张新的面孔,并操着外地口音,警觉的陈建林便向着大杂院走去。陈建林负责的辖区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面积12.6平方公里,辖区总户数1140户。有厂区、矿区、牧区、农区,辖区人员流动性大,出租房屋多,治安情况复杂,各类纠纷繁多。每当雨雪季节来临,辖区道路泥泞不堪,路上的足迹和脚底沾染的泥土,都昭示着他深厚的为民情怀。
走进大杂院内的一户住所,陈建林见到了操着外地口音的父女,在简短的交流中,陈建林发现这名妇女神情不安,眼神躲闪,敏锐的心思让陈建林察觉到这名妇女可能并不“简单”。让陈建林确信自己的猜测无误,这名妇女拿不出自己的身份证明,她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本,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自己身份信息的物品。由于对方操外地口音,且不会写字,在大量的沟通但无果后,陈建林只好采集了她的人像信息,环视四周,记录了尽可能多的信息后离去。经陈建林往返居委会和附近居民得知,这名操着外地口音的女子是近期来到了这里并住下,和男友二人在此务农。她平时几乎不外出,外出也从来没有跟其他人沟通交流过,大家对她的信息了解知之甚少。在得知这些情况后,陈建林不排除该妇女有被拐卖的可能,于是陈建林多次到该户人家走访,与该妇女男友进行沟通,但该男子也表述不清具体情况,因为语言本身的差异,加之该住户的方言口音,使得每次得到的信息微乎其微。在多次的信息拼凑和反复确认后,陈建林和同事大概得知了该住户的姓名和来源。通过谐音比对,陈建林得知该女子27年前因家庭原因,离开了远在贵州某山区的家,与现在的男友相识后四处游荡,近期落脚在锡林浩特,这27年以来一直没有身份,除了男友以外,只剩下远在贵州的可能还在世的亲戚。本着公安工作的严谨性,在得知这些消息后,陈建林并没有放松警惕,他辗转警务支援大队等部门,对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确定该人员非在逃人员,排除了被拐卖的可能性,确认她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黑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建林通过多方渠道找到了贵州省某地基层派出所的联系方式,通过与当地派出所民警沟通,确定了该住户所述的位置确实存在过,但时过境迁,原户籍地已不复存在,27年前无信息系统的运用,系统上更无她的任何信息,时光也已然让她忘记了其他的可能有用的信息,仅凭着口述的内容和可能的亲戚的名字根本无法找到任何相关信息,于是工作陷入了僵局。但陈建林并不气馁,本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他多次带领同事联合市妇联、社区等单位和部门一同前往女子家中进行沟通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因为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都不会用手机,也不会写字,陈建林每次都会用自己的手机当着她的面和贵州户籍地派出所语音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3年底,贵州警方终于在一次沟通中得到了有用的信息,根据信息查到了该女子的亲属。三个月的入户核查和辗转奔波总算是有了结果,该李姓女子在得知自己的亲人仍在世后,激动的心情难以掩饰,拥抱着陈建林痛哭出声。在等待贵州警方为李女士办理户籍手续的过程中,也正值2024年元旦,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经过三个月的接触和了解,陈建林深刻体会到他们二人在外奔波的艰辛,在向所队领导汇报后,宝力根派出所深入她家中,对李女士一家进行帮扶慰问。虽然不能完全听懂她的话语,但是能体会到她对人民公安工作的肯定以及对所领导和陈建林的感激之情。
2024年1月3日,贵州户籍地派出所为李女士办理了户籍身份证业务。2024年1月5日,李女士向宝力根派出所民警陈建林赠送了一面写有“真心为民办事 倾心替民解忧”的锦旗,在宝力根派出所,她尽最大的努力说了让所有人都能听懂的普通话:“谢谢您,陈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