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公安分局钢铁路派出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构建“派出所主防”新阵地,紧紧围绕“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坚决落实“三个一律”工作要求。
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钢铁路派出所在边工作、边学习、边总结的基础上,创建提出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步走”工作方法。一是现场调解,案件办理队民辅警接处警过程中,第一时间化解,现场进行调解处置。二是派出所内调解,如矛盾纠纷继续升级,将双方当事人约至所内,由派出所领导牵头形成“老带新”的矛盾调解小组,介入调解,剖析矛盾重点,让双方打开心结,平稳情绪。三是入户调解,对于三次以上报警的矛盾纠纷,通报办事处及社区,要求共同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找准问题命脉,重点攻破,进一步缓和双方当事人关系。四是联合调解,对于前三次均未能调解的且特别突出的矛盾启动“四所联动”工作机制,由派出所牵头,邀请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所、办事处矛盾调解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调解,并下发告知书,告知双方正确法律调解途径,并提供法律援助。
钢铁路派出所始终坚持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与社区职能优势,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把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延伸到每个家庭。
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
回民区公安分局钢铁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陈某与家人争吵,民警将陈某带回至所内,进行沟通了解,此前派出所协助家属将陈某送医治疗,因家中经济情况困难,不能承担住院费用,现目前在家服药治疗,医生临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7月3日,陈某与父母发生争吵,父母将其赶出家中,父母不让其进家门,陈某动了轻生的念头,并且矛盾激化升级。
了解情况后,钢铁路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所长白瑞亭联系办事处及社区,带领社区民辅警及社区书记等入户慰问走访,陈父曾因在工作中重度烧伤留下残疾,无自理生活能力,陈母无固定收入,白瑞亭所长及社区民警曾多次上门走访,对陈某及其父母进行劝导,让陈某和父母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全面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和双方的具体诉求。
民警从陈某父母所述了解到,陈某自2018年起因和男朋友分手后,至今在家“躺平”,六年来不愿和外人沟通交流,整日无所事事,也不爱出门,陈某一直与父母共同居住,但由于其一直受到病情困扰,家庭成员之间产生了不少矛盾和误解。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钢铁派出所民警帮助家属将陈某送医治疗,但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一直未得到系统治疗,民警及社区工作人员对陈某父母耐心科普精神病相关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为了进一步推进陈某住院治疗的可行性,派出所及社区与家属共同分析了包括经济负担、照顾压力等方面可能面临的困难,并向家属宣传了国家相关支持政策,打消了患者家庭送医治疗的顾虑。
同时,白瑞亭所长也提醒陈某的父母,在平时与陈某相处过程中应尽量耐心,避免出现激动情绪或暴力行为,要确保家庭成员间的安全。最后,陈某父母表示,他们已经深刻意识到精神病病情发展的严重后果,并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反而伤害女儿。因此会尽快联系医院送女儿去治疗。
白瑞亭所长与陈某单独沟通交流,从话语中感受陈某更倾向于抑郁症方面,无暴力倾向类精神疾病,谈话中鼓励陈某走出自己的内心,并且谈到以前的工作,陈某思路清晰,已同办事处及社区深入沟通,帮助陈某在辖区内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从内心深处接受他人,把自己的心结彻底打开。
同时,钢铁路派出所已将相关情况汇报至办事处,积极协调办事处、卫建委、民政等相关部门,尽全力帮助陈某一家,共同推进社区治理工作,齐心守护精神患者家庭,让爱早日回归。
打出“组合拳”,充分发挥联合调解机制
当事人王某与董某某共同生活2年多(未领证),已办婚礼,育有一女,双方因经济、感情等原因长期存在纠纷,今年4月,董某某报警称王某家暴,民警到场了解情况,后王某向董某某进行赔偿,董某某称双方和解,不追究王某责任。
原来,董某某曾多次报警,民警与辖区义警人员多次劝解开导,但双方的矛盾依旧未能化解,今年7月,钢铁路派出所再次将双方当事人请到所中调解,并邀请社区、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人员到场,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就矛盾原因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调解几度陷入僵局。
为了能够使此次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与社区工作人员找准引发该矛盾的根源所在,在认真分析矛盾焦点、关键因素和夫妻双方思维误区后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引导,争取通过面对面、心交心的调解,全力缓解双方的委屈,消除心里的误区。调解人员本着“调解促和谐”“调解促稳定”的工作思路,引导双方正确处事、依法调解矛盾争议,从法律、道德和亲情方面开展耐心劝导说服教育。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当事人均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表示各自冷静一段时间用更加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
为调解正常进行,钢铁路派出所内勤女民警帮其照看,幼童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严重缺乏安全感,女民警们想尽办法安抚幼童情绪,直至调解结束。
用好“连环招”,做到“有长效”
重点矛盾纠纷开展回访摸排工作同样是钢铁路派出所处理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之一,进一步掌握跟进矛盾纠纷调处情况,防止矛盾纠纷反弹。
刑占斌和万芳是辖区再组家庭居民。结婚多年以来双方因家庭经济收入和抚养孩子、孩子智力发育等方面前后发生过多次激烈争吵,争吵阶段发生过激烈行为,2023年12月,两人因感情纠纷产生矛盾,刑占斌酒后出现自残并离家出走,民警连夜找到并及时送医治疗,被纳入到我所钢铁路派出所重点关注对象和矛盾纠纷化解重要事项中。
今年7月6日晚,社区民警和居委会网格员,来到万芳和刑占斌家中走访了解近期情况。同丈夫刑占斌散步交谈,了解情况后民警给出了家庭和睦相处的五点建议,二人认真听取意见,保证改变双方相处方式,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丈夫刑某现在有了很大改观,学会与妻子进行正面沟通,努力改善家庭感情生活。
矛盾纠纷化解回访,就是把小事做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温暖,有效巩固调解结果,彻底解决矛盾纠纷反弹问题,进一步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钢铁路派出所将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回访工作,在笃行实干中锤炼本领,在工作实践中体现担当,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巩固和谐成果。
“矛盾结”变“平安扣”
近日,钢铁路派出所成功调解一起长达五年的家庭矛盾纠纷。钢铁路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牛某林报警,称位于回民区光明路磐基苑小区西侧伊利转运仓库内,有人要杀人,现场有人手部被划伤。
接到报警后,钢铁路派出所迅速组织民警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民警了解到,当事人牛某林因儿子要与其断绝关系,并长期存在家庭矛盾,引发争执,牛某林老伴常年在其儿子家中帮忙照看孩子,牛某林找到儿子说“不能白给看孩子,要求让其老伴尽快回到自己家中,如不回需儿子与儿媳为其支付10万元作为生活补偿。”
原来,在前一天上午,牛某林儿子与儿媳两人来到牛某林上班的地方,三人在沟通过程中发生争执,同时有肢体接触,儿媳高某动手殴打牛某林,牛某林随即跳下车厢打开车门顺势拿出一把刀子,冲儿子走去,儿媳上前阻拦,撕扯过程中刀子将儿媳手指划破,此时民警已赶到现场,同时联系120急救,控制现场后,儿媳被送至附属医院进行处置伤口,诊断为“外伤匕首伤,左手小指环指刀割伤”,根据本人意愿,未做伤情鉴定。伤口处理完毕后,民警将三人带回至派出所内进一步处置。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双方情绪有所稳定,牛某林儿子讲到,家里事情还想找亲戚朋友帮忙进一步劝说缓和,随后取消报警。
经回民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大要案中队民警和派出所值班民警辅警通力调查,排除故意杀人中止犯罪行为。钢铁路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所长白瑞亭同志连夜召集社区警务队及案件办理队民警辅警组织通案,并拿出处置意见。
通案结束后,钢铁路派出所民警分别对其父子二人进行劝导,认真分析矛盾纠纷因素,与父子二人面对面交流,用心用情用法耐心劝导,让父子二人敞开心扉,使得彼此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心结”得到打开。民警从情、理、法等方面对父子双方做思想工作,引导双方在家庭生活中“多点理解,少点抱怨,多点宽容,少点计较”。最终,在民警的耐心调解下,直至天亮,父子二人握手言和。
下一步,钢铁路派出所严格按照市局、分局两级党委部署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始终围绕平安建设目标,深入辖区展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对辖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矛盾”着手,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以实际行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