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锡林路派出所聚焦“派出所主防”定位,以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目标,牢固树立“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身边警务”工作理念,结合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开展相关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净化社会环境,获得群众赞誉。
锡林路派出所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鲜明导向,建立完善社区警务工作新机制,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警务+群防群治”工作模式,建立“警格+网格”联动工作机制,5个警格+75个基础网格已基本实现警网融合、警网一体化运作。
同时,锡林路派出所与辖区社区、学校、企业、通达商场开展党建共建共联活动。党员民辅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为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累计办理上门办理居住证、公交卡300余人次,逐步形成服务联动、实事联办、工作联动、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
以科技信息化建设为载体,科学合理利用现有警力,大力推行“一警多能”警务机制。健全“两队互为协同、一室牵动两队”的警务运行机制,建立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协作配合、自成体系的24小时值班勤务模式,确保派出所运转高效。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身边警务”长效化,夯实派出所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锡林路派出所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坚持为民办实事,积极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利用社区民辅警驻社区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特别是对纠纷类重复警情及时研判,预警突出矛盾风险,真正做到小需求快回应、小事情快办理、小问题快解决、小纠纷快调处、小案件快侦破,实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严防“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今年以来,锡林路派出所共摸排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3起,最大限度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源头,消除社会风险隐患。
锡林路派出所和司法所共同制定《“两所共建”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双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矛盾纠纷统计、分析研判。根据矛盾纠纷性质,分类化解并跟进回访。通过“两所”调解途径解决的案件,社区民警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事后回访、记录、反馈,跟踪问效。
此外,充分动员组织群众“联店联防、联户联防”“吹哨自救、联动处置”“义警”等形式的群防群治工作。每月开展1次应急演练,积极推进派出所辖区治保会、平安类社会组织“义警”参与矛盾化解、巡逻防控、防范宣传、应急处突等工作,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锡林路派出所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结合全警入户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推动“身边警务”,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法依规穷尽各种手段提供帮助。
锡林路派出所认真落实户籍窗口每周六日工作日制度和网上办、延期办、加急办等多项便民举措;落实好“一次办好”“一网通办”“一证通办”等机制;社区民警通过微信群向居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推送户籍业务办理流程及所需材料,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推出“错时服务”“延时服务”“送证上门”“预约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实现户籍“小窗口”服务“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