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隔音棉到货了,回去马上就装!”“兵哥你可要给我作证,毛老师说要给我介绍对象哦!”任老师和何老师这对“不可开交”的邻居,日前默契地给胡兵伟发来了消息。胡兵伟是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二郎派出所“兵哥工作室”的牵头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也是是重庆市知名的调解高手。“兵哥工作室”是重庆公安调解的一张闪亮名片。2024年以来,为积极响应九龙坡区推动“赶场式”化解矛盾纠纷的号召,“兵哥工作室”主动求变,创新工作方法,与街道、社区携手搭建起矛盾纠纷响应机制,打造出一条矛盾纠纷化解的“快车道”。
一网覆盖 全量排查 矛盾纠纷“无处遁形”
“兵哥工作室”充分利用社区民警基础信息采集成果,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排查摸底。同时,积极拓展信息收集渠道,与二郎街道31个“百姓寻呼台”做好对接,依托微信群等便捷沟通方式,及时掌握辖区动态,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在二郎派出所每个社区民警的手机里,都有一个社区矛盾纠纷协调群。群里有辖区9个社区的分管领导、综治干部以及派出所社区民警。通过110报警掌握的矛盾,社区可以协助化解;对于社区排查到的纠纷,民警也能先期介入。“兵哥工作室”线上指导、组织力量,民警、社区干部线下实体处置,真正实现主动“赶场”、精准“赶场”,把矛盾纠纷化解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派出所的“兵哥”不限于“兵哥工作室”的民警辅警,其他民警辅警也深化“兵哥战法”,形成了“兵哥工作室+N”的工作方式,将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至网格内,全方位收集各类苗头隐患,排查“小隐患”,推动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快速响应 精准介入 矛盾纠纷“一站化解”
对于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兵哥工作室”坚持快速响应、精准介入的原则,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针对一些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兵哥工作室”组建“攻坚小群”,适时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人民调解员、律师等调解高手加入,汇聚多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任老师和何老师持续大半年的邻里纠纷,正是这种联合调解“情法并用”的典型案例。双方楼上楼下,楼下的何老师喜欢安静,楼上的任老师家中有个刚上小学的孙子,生性好动,每天放学后就回家拍球,球滚到桌椅下面后还得拖动家具,不时产生的噪声让对声音敏感的何老师非常不适应。两家经常因此事红脸,弄得很不愉快。
“兵哥”的徒弟、民警梁伟得知此事后,与同为“兵哥工作室”骨干的社区民警杨志坚紧密配合,与社区干部经过商量后组织双方见面协调。开始,二人态度非常强硬,都强调自己的不容易,都认为是对方无理取闹,面对民警的劝解也各不相让。对此,民警通过认真分析和走访,寻找双方的共同点,从二人感兴趣的话题切入,逐步打破了僵局,消除了抗拒心理,并适时邀请善做群众工作的调解高手——九龙坡区政协委员毛铁加入,与“兵哥”打好配合,情法并用。最终,双方在民警见证下握手言和。
梁伟介绍,这是一种大群+小群的模式,大群保证全量掌握信息,对于难题分门别类,组建攻坚克难的小群。对于家有叛逆小孩的家庭矛盾,请来心理咨询师;对于邻里纠纷,社区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法律明白人则充当民警最得力的联调“搭子”。“兵哥工作室+N”里的“N”,是能发动的任何社会力量,在这种联调模式下,民警与“搭子”互助互补,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成功化解了一起起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矛盾纠纷。
多元参与 群策群力 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兵哥工作室”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转变,注重发挥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多元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2025年以来,“兵哥工作室”共联系策动党政干部、群防群治力量1100余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服务辖区群众近2000人,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4.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9.2%。
“兵哥工作室”的带头人胡兵伟说,一开始的“兵哥战法”是他的工作经验总结,现在通过与更多民警辅警思维碰撞乃至各界调解高手添砖加瓦,“战法”也不断升级。未来,在“赶场式”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工作室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将“兵哥工作室”打造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长效赶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