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0时37分,周某报警称其妻子方某某参加聚会后失联,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持续开展轨迹研判,3小时后,指令辖区民警在某路边草丛中找到醉卧的方某某。
近年来,赤峰市公安局认真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人员失踪警情工作规范》《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等规定要求,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保障,依托市局合成作战中心、110接警中心,2023年起建立走失人员查找中心,“快速响应、精准研判、多警联动”的模式,力争以最快响应、最强手段完成走失人员查找工作,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截至目前,中心累计高效处置警情2600余起,成功找回失联人员2243人,成功找回跨省走失人员40人。
针对走失人员查找工作紧迫性、即时性特点,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效能应用,积极探索内外联动的两级协作机制。在内部做到联动,充分发挥市局作战中心支撑主阵地、联通总枢纽作用,指令参战警种即时分析研判,实时汇报进展,确保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支撑走失人员查找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合成作战效能。在外部密切协作,公安协同联动新闻媒体、民政、妇联、卫健等单位部门,紧密对接蓝天救援队等社会公益组织,充分利用其社会接触面广、信息互通的优势,健全完善走失人员查找工作机制。
1月14日,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接到北京警方的协查请求。一名安徽籍冯姓女子因家庭矛盾负气出走,进京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并且已经购买了北京至赤峰的高铁车票。接函后,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经过研判分析,1月15日11时许,民警在走失人员查找中心的实时支撑下,找到冯某某并第一时间通知了冯某某家属。
据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主任李霖介绍,为实现高效统筹、精准指导,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找到失联人员,赤峰市公安局按照“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要求,充分发挥“一盟市一台”接警优势,对失联人员警情或协作请求,做到“接报即查、有求必应”。赤峰市公安机关从规范接警前端入手,对失联警情保持高度敏感,严格按照人口走失警情询问要求,在110接警中心接报警情时询问关键要素、抓住敏感点,全面获取有关信息。同时,对失联警情进行风险评估,对一些特殊的失联对象、特别重大的失联警情,立即报告值班领导,迅速启动合成作战机制,并及时向接警单位反馈工作开展情况。
1月1日,巴林右旗两名未成年人周某飞、魏某航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赤峰市走失人员查找中心快速响应,启动失联人员查找机制,市、旗两级高效联动,采取“科技+人力”的方式同步开展工作,仅用2小时成功将两名未成年人找到。
赤峰市公安机关不断优化寻人工作机制、细化处置流程,建立走失警情专寻机制。对失联警情,接警派出所必须第一时间询问受理,主办和协办单位负同等责任,一般类走失警情由旗县区情指中心合成作战部门负责支撑,市局进行协作盯办;对失联人员有疑似被侵害可能、携带危险物品、身份敏感等情形,第一时间启动市局合成作战机制,指挥长全程盯办,各部门提前介入,组织专班、专人、专责推进落地核查。针对女性、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因病理性原因迷途走失等敏感失联警情,建立特殊人群重点寻查机制,加强督办,掌握进展,适时调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