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势头,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防骗意识,构建“责任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严密防范”的工作格局。云南大姚公安结合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特点,针对重点问题,关注重点群体,“五个聚焦”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式的开展宣传防范,让广大群众进一步认清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诈骗手法,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易被骗群体识骗、防骗能力,全面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
“警银联手”坚决守护群众“钱袋子”
加强源头堵拦,联合银行金融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全县10家金融机构15余家银行网点下属各个柜台、ATM机等位置张贴温馨提示,确保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覆盖到位。各银行、金融机构网点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防范诈骗标语、微视频120余条,张贴海报,柜台、咨询台摆放宣传材料、台卡800余份,柜面工作人员认真执行“三问一确认”制度,即询问客户汇款用途、对象以及是否认识对方,询问之后再确认签字,及时对可疑转账行为进行提醒、劝阻18起,对管理不规范、涉案银行卡较多的开户行进行约谈和曝光2家。
“警企联合”优化营商环境“新招子”
大姚公安会同税务、财政、市场监管、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一次针对企业公司财务人员的反诈宣传,针对公司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发放《防范宣传确认书》130余份,防止大额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针对小微企业,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冒充军警、冒充熟人领导、贷款、办理信用卡及信用卡提升额度等诈骗防范宣传15场次,联合物流寄递业,印刷各类防范警示标语8000余份,分发给各家快递公司、美团外卖。发动全县“骑手”组建一支流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义务宣传队,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知识手册带到千家万户,将反诈骗知识送到群众手中。
“警校联动”学生带动家长“金点子”
利用开学季,向广大师生学生传授防范各种诈骗的识别方法,号召师生养成保护好个人隐私、不听信他人不良信息、不为小利心动、不点外链网址、不信陌生短信和电话的防范意识,组织全县中小学校,根据学龄段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小手拉大手”反诈讲座65次,发放《致全体学生及家长防范电信诈骗的一封信》20000余份,通过校讯通、各学校学生家长群发送反诈短信30000余条,提高学生及家长的识骗能力。
“警媒互动”拓宽线上线下“新路子”
与县委宣传部、县委网信办组织本地各大论坛置顶发布反诈宣传内容和相关活动报道,平面媒体及时跟进。融媒体中心组织电视台在收视率较高的栏目及黄金时间段播放公益广告18条,全县车站、公交车(包括站台)、出租车显示屏投放公益广告,发布反诈内容320条。出租车内副驾驶显著位置张贴反诈内容600余条。协调企事业单位、重点路段、公园、广场等户外显示屏、人员密集场所电子屏投放反诈内容宣传视频30个。利用大姚发布、大姚网、大姚警方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抖音、快手等各类平台,组织策划H5防骗反诈主题作品、反诈短视频、防骗反诈图解等大赛1场次,征集作品280余个,营造了全民反诈的浓烈氛围。
“警村协作”送给千家万户“妙方子”
协调全县129个社区、村委会办事大厅,利用电子屏幕或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发布微视频、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开展社区、村委会防范宣传,城区由局领导牵头与社区共同指导小区物业以防范单身人群的网络交友、全职妈妈的网络兼职、网购群体的冒充客服、老年人的购买保健品、残疾人的医保补助、低保户的政府补贴等开展反诈宣传,在小区醒目位置发布宣传内容,农村地区由14个派出所牵头村委会深入各小组召开户长会,由社区民警把防范要领、宣传手册发至每家每户。同时,开展全县“户籍化”管理不漏一人推行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截至目前全县 “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达37%,昙华乡率先完成全乡使用智能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