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自“抓党建、强素质、整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不断夯实服务理念,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用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探索推出了全市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一三五七”新模式,实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10分钟快速处理;建成了无盘工作站存储形式的理论考试考场,全面采用电子化自助签到系统,实现驾驶人理论考试考场全程自助化;通过开门纳谏、问计问策于民,向广大群众征集畅通道路通行锦囊妙计,推动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一系列“硬核”举措推动交管便民利民服务取得新成效,使“网上办”更智能、“一次办”更便捷、“马上办”更高效,跑出交管便民服务“加速度”。
“网上办”智能化,催生事故理赔高效运行
7月30日14时47分,樊某丽驾驶小型汽车在玉泉区巴彦淖尔南路变更车道时,与另外一辆小型汽车发生剐蹭交通事故。快处中心民警通过122接警平台信息判断该起交通事故适用互联网事故快处业务快速处理,于是当即与报警人樊某敏取得联系。经详细了解,该起事故无人员伤亡、车辆均可移动、保险手续齐全、驾驶证件齐全,符合快处要求,樊某敏在快处中心民警的引导下,通过交管12123APP上传该起事故信息,很快便完成事故快处。“真的没想到如此方便快捷。这样办理业务,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不用来回跑,事故刚处理完,手机上就收到了事故责任认定书,非常给力。”得到快速理赔后,樊某敏直呼如此便捷不可思议。
为切实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时间长、程序复杂和保险理赔难、手续复杂、效率低等问题,交管支队结合全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出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一三五七”新模式。即:一个快处中心、三种快处模式、五个快处主体、七大快处功能。该中心通过24小时值班让线上业务与“交管12123”平台无缝对接,并融合交管12123线上快处和“保险一键理赔”功能,实行线上自助快处、电话引导快处、现场快处和线下快处相结合的快处方式。
群众只需“一键下载,二次操作”就能实现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保险服务。“一键下载,即下载交管12123;二次操作即当事人按提示规范拍摄三张照片,提交三项内容上传至处理平台,交警根据事故形态进行责任认定,在平台上生成认定书,当事人在手机上签名,实现自助认定,全程实现线上快速处理快速理赔,无须在现场等候交警和保险勘查员,10分钟即可完成事故认定流程。”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研判应用有效解决了群众保险理赔难、排队时间长、办事多跑路的难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成为交管便民服务的标配。
“一次办”便捷化,助力考生领证提档加速
“非常开心,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如愿领到驾驶证。”7月27日上午10时05分,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车管所机动车驾驶人理论考试第二考场一楼大厅内,学员参加完半个小时的交通安全文明驾驶常识和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随后进行领证宣誓。仪式结束后,她从工作人员手里拿到了崭新的驾驶证。
为进一步规范驾驶人考试流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交管支队历经4个月时间,建成了无盘工作站存储形式的理论考试考场。考场全面采用电子化自助签到系统,考生只需使用一张身份证就可“激活”全程自助服务体系。通过分时预约系统,考生考前可以明确考试需要的材料和证件,掌握考试的注意事项和考场布局图。和以往不同的是,新的考台采用自动排队分配制,当前一位考生完成考试后,考台立即载入下一位考生信息,并通过大屏幕和语音播报系统通知考生到本考台参加考试,这样极大提高单个考台考试率和考场运行效率,优化考场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了考生过于集中的现象,极大地改善了考生的考试体验。“除了全程自助化服务外,新考场投入使用实现了随考随制随领证。”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股副股长王阔介绍说。“以往社会化考场要在属地车管分所集中进行验档制证,大概需要等2-3个工作日才能领证,现在考生通过科目四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后,直接到安教室接受安全教育,宣誓后当场就可以领证,并可在拍照区进行体验式拍照。”“一证通办”激活全程自助服务、“分时预约”优化考场利用效率、“心理疏导”协助考生从容应考,呼和浩特驾考理论考场全面升级助力考证提档加速。
“马上办”高效化,推动精细管理提质增效
“丰州北路与北二环快速路辅道左转时间太短,高峰期间车辆较多,希望交管部门可以增加左转时间”“希望交管部门解除兴安南路与桥靠西街十字路口南北方向禁左禁令”……自4月14日交管支队向社会发布关于开展“青城畅通行,大家来支招”群众建议征集活动以来,已征集到群众意见建议邮件400余封。
针对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交管支队成立工作专班,通过综合分析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和交通运行现状,对群众建议意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充分评估,梳理出相对合理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后逐条进行落实。截至目前已落实群众建议175条,涉及路口路段142处,交管支队已对其中20处路口交通组织措施、36处路口的信号配时和32处路口交通设施进行优化,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同时也极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持续问计问策于民、集思广益,及时开展实地调研,努力形成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精细管理提质增效,用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对城市道路出行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