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在军营挥洒青春,英姿勃发,用一腔热血保卫祖国。解甲不归田,策马重上阵。河南安阳北关公安,这是一个相同却又有那么不同的战场。百战披甲,热血铸就警魂,用满腔赤城维护公平正义;默默付出,书写军转警“退伍不退色、一如来时路”的忠诚之歌。
张士江:从橄榄绿到藏青蓝,换个身份守护你
张士江出生在英雄的沂蒙山脚下,从小受革命老区红色精神的影响,成为一名军人和警察是他一生的梦想和追求。2006年,他脱下橄榄绿穿上警察蓝,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不知不觉张士江已转业到公安机关工作已十七个年头了,从部队到警营,不论是临危救人、驻守疫情防控隔离点,还是侦破刑事案件、打击电信诈骗,他总是冲在最前线。仅2021年来,张士江先后获得“河南省防汛救灾身边好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南最美基层民警”、“河南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二等功。在年7月,张士江在惊心动魄14小时里救下30多名群众;经过分析研判,及时消除曙光中学附近的各种隐患10多起,打击处理20多人次,营造了社区内积极、和谐、稳定的学校环境,被学生誉为大家的“保护神”,并被聘请为安阳市曙光中学法治校长……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角色转变,张士江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没有变,对人民群众的赤胆忠心没有变,他将秉承这份初心,以朴实的工作作风履行神圣的公安使命,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为人民保平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人民警察。
马志亮:当橄榄绿变成警察蓝 忠诚本色永不褪
年少时,马志亮胸怀一腔热血,踏进向往已久的军营,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军营的历练让马志亮破茧化蝶,具备了不怕困苦的精神品质,能从容面对以后的工作与生活。
2007年,马志亮脱下了军装,带着军队培养的军人作风和素养来到警营,“军服”到“警服”对他来说,是转折也是考验,是理想与信念的传承,是从军人梦到警察梦的延续。从身着橄榄绿到藏青蓝,转变的是颜色、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赤诚的初心、豪迈的情怀。马志亮心里很庆幸,自己能用同样的姿势敬礼,用同样的姿态冲锋!从警以来,他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始终坚守在打击犯罪一线,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守护一方平安,用踏实、忠诚书写自己的从警人生路。从警以来,马志亮先后荣获“先进工作者”“安阳市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河南省扫黑除恶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
“人生有很多选择,但我就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奋力燃烧。”马志亮说。今后的工作中,马志亮将继续用青春和热血诠释忠诚,筑牢坚实的平安金盾,用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保驾护航。
宋学成:从橄榄绿到警察蓝,不变的是忠诚“底色”
宋学成是一个有着18年兵龄的老兵,二十多年前他转业到安阳市公安局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先后在安阳市公安局监所管理支队任办公室副主任、教导员等,2008调至豆腐营派出所。卸甲归来,从警之初,宋学成及时调整心态,不论是在机关做文秘工作,还是在基层做社区工作,把自己定义为一名老兵新警,拿不准的事情多请示多汇报,绝不擅自作主张,甘当“小学生”,从“零”学起法律法条,业务上也经常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民警学习,熟练掌握了各项本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很快他就渡过了适应期,融入了公安各岗位工作中。
时光飞逝,宋学成在社区民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也有十五年头了,他始终坚持实实在在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脑海中始终装着如何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如何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虽然军装早已换成了警服,不换的是老兵那份坚持到底、敢打必胜的决心。在实干中彰显担当,在奋斗中忠诚履职,戎装换警服,换装不换心,退伍不褪色,初心不改,忠诚不变,“警”色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