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公安分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党委警务改革总体部署,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分局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为牵引,创新打造“松山事管员”警务品牌,充实基层派出所“主防”力量,为平安建设“加码”,群众安全指数节节攀升。
坚持统筹联动,由“上”到“下”,推动“松山事管员”建设科学化。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府协调、公安主抓、社会联动”的新格局,组建各辖区“事管员”组织机构,在全区22个派出所组建成立“松山事管员”队伍,由各派出所长总负责,各派出所明确一名社区民警为主要责任人,具体负责组建本辖区“事管员”队伍,落实指挥调度、检查督导等工作。
坚持保障优先,由“点”到“面”,推动事管员建设全域化。通过广泛宣传、实地走访、会议研讨等方式,多方协调、汇集民智、聚合资源,从全区保安队员、家长护学队员、退役军人等群众中选拔 “事管员”260余人,定期组织关于入户走访、扶危访困帮扶、安全防范宣传、各类治安安全隐患的发现、简易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法律知识宣讲和法律援助等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事管员”队员的工作能力。
坚持联动联治,由“乱”到“治”, 推动“事管员”建设精准化。立足实际,有效整合力量,构建以公安机关为主导,基层志愿群众为抓手的群众自治创新机制。一是打造行业“事管员”品牌。打造退役 “军人+保安”攻坚队、“居民+商户”联防队、“家长+教师”护校队、“司机+网格员”交管队,协助开展治安巡逻、治安巡防、保障学生安全、交通疏导等,提高“见警率”,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打造城区“事管员”品牌。依托“两队一室”模式,打造城区派出所综合指挥“最强大脑”,建立专职化社区警务团队,将警务区划分为民警责任网格,每个网格按“一警两辅”(大网格3辅)配备警力,推出“鸡毛蒜皮事、家常里短情——我都管”“事管员”队伍和由小区保安员、行业保安员、市场管理员、社区网格员组建的“事管员”,使社区民警由单纯片警变成一个区域的平安团队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
打造乡村“事管员”品牌。坚持“两队一室”“乡村振兴警务”两项警务改革双轮齐转、同步发力,打造网格治理“多连体”, 2021年以来,松山农村地区驻村辅警、联防员、治安志愿者在工作中发现并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有力压降了“民转刑”案件发生。
坚持常态长效,由“治”到“制”,推动“事管员”队伍制度化。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推动社会重心下移,打牢四梁八柱基层基础支撑,进一步筑牢警务改革根基,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截至目前,“事管员”开展各类安全防范宣传活动120余场,排查安全隐患300余处,化解矛盾纠纷160余起,做好人好事60余件。一是手拉手当好信息员。发挥事管员 “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发挥“千里眼、顺风耳、巧嘴巴、小帮手”作用,成为报告警情、化解矛盾、固定证据等工作的第一现场员。二是面对面架起 “连心桥”。
根据辖区治安形势特点,由各辖区派出所民警带队,对辖区重点部位开展巡逻。建立微信工作群,便于“事管员”联系,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三是肩并肩当好“宣传员”。组织“事管员”从反诈、禁毒到治安防范等措施及法律法规,从家长里短到小矛盾小纠纷,深入村居、社区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