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治安频道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孟振林:扎根基层29年,不同肩章,同样担当!

2022年06月20日 17:39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郭鑫   
中国警察网 · 郭鑫  |  2022-06-20 17:39

  地处鄂托克旗最东边的木凯淖尔派出所,是一个农牧区派出所,所里有位叫孟振林的老辅警,也是个能给民警和所长当师父的辅警。29年,348个月,10585天,254040小时——这是老孟在鄂托克旗公安局木凯淖尔派出所从事警务辅助工作的时间。

  在木凯淖尔的村部、嘎查、社区的农牧民,只要说起派出所的老辅警孟振林,当地人会跟你说个不停。因为从事辅警工作29年的他,用自己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坚守,为辖区农牧民的平安,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坚守。

  孟振林,男,49岁,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在木凯淖尔派出所从警至今已有29年,曾被鄂尔多斯市公安局、鄂托克旗公安局评为“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安全保卫工作先进个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安保维稳工作三级警辅先进个人”“安全防范能手”“优秀辅警”等荣誉称号。

  在人群中看起来并不显眼的孟振林,却在自己的从警历程中,有着一个个如“木凯淖尔活地图”“办事能手”“宝贝师父老孟”等外号,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这些外号,去走进老辅警孟振林的工作和生活。

  坚守初心勤耕耘 群众爱戴扬美名

  1993年3月,老孟在木凯淖尔派出所做起了联防队员,这一做,就是29年。多年以来,老孟先后同事过11任派出所所长,民警同事则已近百人。29年的从警生涯中,老孟带出了6个民警徒弟,其中3个民警徒弟已担任为副大队长、副所长等职务。新的所长来了,也是老孟带着熟悉当地情况和处理社区居民关系。徒弟们只要回“娘家”,都要先看望辅警“师父”。从警29年来,随着公安制服的改革更迭,老孟身上的警服也先后更换了多套,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不论警服如何更换,身上保一方平安安宁的职责担当始终没有变。虽然一直是警务辅助人员,收入也不高,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他,初心使命一直都没有变。

  基层辅警,平时更多面对的是农牧民,处理的更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琐事、烦事。但老孟却将群众的这些小事、琐事、烦事,当做自己工作急需解决的难事、困难。会同民警及村干部一次次走访、排查、调解,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一个个有可能升级的小事、琐事、烦事得以顺利解决。

  2021年9月,辖区居民斯某来到派出所向老孟寻求帮助,在其草牧场自家的牛被刘某开车意外撞击致死,保险公司只理赔5000元,因这头牛重约400斤,造成损失约15000元左右,斯某无法接受保险公司的理赔意见。老孟了解情况后,驱车前往事发现场对相关佐证材料进行补充,与保险公司进行多次沟通。最终,在老孟的努力下,保险公司同意将16000元理赔款尽快转到斯某的账户上,刘某和斯某最终也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民警跑跑腿,才能与群众心连心”,老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辖区居民王某,他的儿子是三级精神障碍患者,妻子有慢性病不能干重活,全家的生活收入微薄。老孟在了解到实情后,主动走访王某,询问王某儿子的病情及生活状况,并自掏腰包送去米、面等生活急需品,帮助王某一家人解决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他还四处奔走,积极协调镇民政部门,帮助上门解决了低保问题。点点滴滴的关怀下,王某一家早就把老孟当做了自家人,成为他们一家人嘴边常常念叨的那个老孟。工作之余,老孟还主动请缨办理户籍业务,在周末开辟了户籍窗口“绿色通道”,放弃休息为群众服务。绿色通道开通以来,他曾多次上门为辖区孤寡老人、精神障碍患者办理户籍业务,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看到群众满意的笑脸,他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的热心服务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构建和谐 他是化解矛盾的扫地僧

  对于新警而言,调解纠纷是一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而初入警队的新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初来乍到,新警在工作中常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处理农牧民纠纷的问题上,总是无从下手。好在老孟总是手把手教他们,从说话技巧到与群众沟通方式等。老孟每处理一起纠纷案件时,都会提醒徒弟们该案的关键点,徒弟们总一边听着,一边对师父提出的关键点认真思考。渐渐地,徒弟们从最初的害怕调处纠纷到之后的得心应手,这一切都得益于老孟的调教。多年来,老孟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600余次,主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其中重大疑难复杂纠纷110余起,重大疑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预防各类行政、刑事案件350余起,为木凯淖镇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安宁作出了突出贡献。

  现任木凯淖尔派出所副所长郭鑫,就是老孟的徒弟。一提起宝贝师父老孟,郭鑫就打开了话匣子:“我和师父可算是老搭档了。2016年9月,我作为新警被分到木凯淖尔派出所工作,师父就带着我入户排查矛盾纠纷。姜还是老的辣,我师父每次处理纠纷,到现场一眼就能看出来症结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郭鑫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说道。

  郭鑫回想起和师父老孟的故事不由的感慨:“记得那是2017年的大年三十中午,那是我第一次过年值班儿,我还想着大过年的应该没什么事儿吧。不一会儿就接到报警,村民王某某被另一个村子的村民张某某非法拘禁,俩人系情侣关系(家长还未同意),王某某家人和张某某家要人,情绪十分激动,如果不给人就要发生打拼,情况十分危急。看着师父大展身手才摆下的一桌丰盛菜肴,还未来得及品尝,我们便一起赶赴现场。即使是一名人民警察,但我也没有处理过类似警情,没有经验心里当时也是有些紧张,害怕场面控制不住。这时候,师父老孟就像是已经看出了我的焦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有我在呢! 能解决。就这样一句话听似普通却极有震撼力,犹如给我注了一针强心剂, 我迅速冷静下来,与村委会了解情况并将双方都传唤到村委会,开始做调解工作,最终在晚上19许,这起婚恋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晚霞映红了天边,心里的一块儿石头落地了,口干舌燥的老孟从警车里端起了已经冰凉的水杯,语重心长的和我说:“怎么样小郭,成功调解一起纠纷很有成就感吧?这是不是和你想象的人民警察工作不太一样?做群众工作要沉下心来……”,从那以后,我从宝贝师父老孟身上,学到了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勇于创新 他是木凯淖尔百晓生

  老孟对当地的民族风俗、人员、村部等情况非常熟悉,一般只要你说个农牧民的名字,他就能随之讲出这个人的父辈、子侄辈的相关情况,堪比电脑。久而久之,老孟在鄂托克旗公安局又有了“木凯淖尔活地图”的称谓。

  为了规范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老孟组建了“木凯淖尔出租房屋管理交流群”“流动人口管理群”等一批网络群防群治队伍。工作中不断拓宽信息渠道,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利用餐前、饭后、夜间等时间,错时开展入户走访和信息采集,确保了各类基础信息准确鲜活。

  木凯淖尔镇地广人稀,为便于辖区宣传,孟振林同志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开展宣传工作。老孟主动要求担任派出所新媒体宣传员和微警务联络员,担任至今利用辖区村民微信群,积极发送防盗防骗小常识、法律法规知识和惠民政策等,推送各类宣传信息5000余条,提升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疫情期间,他依托微警务和木凯淖尔镇政法网格员的协助,及时将辖区疫情情况和政府政策动态地向辖区居民进行宣传,监管了383名隔离人员每日动态,对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润物细无声。孟振林作为所里的一名老辅警,干到退休,其身份可能还是辅警。当问及老孟,你干辅警这么多年后悔吗?他却坚定地说:“有些事总得有人要干,当辅警是为了保父老乡亲安宁,我不后悔!如果再给我机会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这条路!”

  脚底有泥,眼里有光。老孟就是这样用行动和经验,默默地陪着所里的新警一批批成长起来,甘当民警徒弟的绿叶,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却在丛中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负重前行。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