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公安帮我找回手机!”“感谢民警帮我找回儿子!”“谢谢警察帮我追回被盗电动车!”
近期,广西柳州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大力推进“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在警力“设计”和具体实践上下功夫,通过重塑体系、智慧管控、融合治理等举措,全面优化基层警务运行机制,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战斗力,开启主防模式、延伸警务触角,向辖区群众交出了一份平安答卷,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重塑体系,让防的责任更精准
在推动警务改革过程中,城中派出所推动警力向一线倾斜,落实“退出大轮班”模式,成立社区警务队,白天工作时段由社区警务队就近接处警,非工作时段由全所民警轮流值班,社区民警从3名增加到6名,入户走访的时间从原来每周24小时增至每周36小时以上,社区民警有更多的时间服务社区群众。
“我做了17年的社区民警,今年启动警务机制改革后,我不用专门花心思在打击破案上面,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社区开展主防工作了!”城中派出所五星社区民警程德望说。
5月3日,城中派出所接110指令,有群众报警称其6岁的儿子在龙城地下街走失,请求民警帮助。接到报警后,正在社区开展巡逻的程德望立即赶到现场,确认了男童走失的时间、地点,第一时间帮助查找,于20分钟后成功找到走失的男童。
“如果放在以前,我既要接处警、又要办理案件,不会这么快就将小孩找回!”程德望觉得成立了专门的社区警务队,能让民警有更多的精力回归到主防工作上来。
“我们把辖区发案、基础管控率、矛盾纠纷调解率、警民‘双向’熟悉率等社区警务常态化工作作为对社区民警的考核指标,改变了过去以打击破案数作为衡量派出所民警工作成绩的唯一指标,鼓励社区民警做实‘预防警务’‘满意警务’ 。”城中派出所所长韦翔介绍。
智慧管控,让防的手段更管用
在落实“派出所主防”过程中,城中派出所通过建立“微警通”、落实“板凳说事”化解纠纷机制、依靠分局“星河计划”2.0新型合成作战机制开展智慧管控,提升基础管控精细化水平,推进治安防控手段多元化。
社区民警通过“微警通”,先后纳入辖区群众8000余人建立了辖区商户管理群、居民管理群、保安管理群等 51个微信群,线上收集社情民意、提供预约办证、开展法律宣传,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使群众身边24小时都有民警提供帮助,筑牢了辖区的平安防线。
该所还积极落实“板凳说事”化解纠纷机制,不限时间、不限空间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把群众请回板凳上,以“记账”的方式一桩桩、一件件的记录在册,完成一项便在册子上“划一笔账”,用最朴素的情感与群众面对面聊天,最自然的形式走进群众心中,以“销账”的方式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各种矛盾纠纷。
近日,在城中派出所辖区经营店面的外地男子江先生向该所求助,反映其店面因为生意好,被隔壁店面故意找茬,在他店门口倒垃圾、还到门店闹事,让其苦不堪言。获悉情况后,社区民警及时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板凳说事”,将双方请回板凳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耐心做思想工作,成功使双方握手言和,双方均表示今后将诚信经营、公平竞争。
今年以来,该所通过落实“板凳说事”,成功将12起矛盾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进一步促进了辖区的和谐。
该所还积极推动以打促防,震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近日,派出所接到多起摩托车头盔被盗报警,涉案总价值超万元。在分局“星河计划”2.0新型合成作战机制的支撑下,多警种合成作战,很快锁定了两名涉案嫌疑人,办案队与分局多警快速联动,成功将二人抓获归案,并追回了被盗的头盔。
融合治理,让防的力量更强大
城中派出所充分构建联防联治力量,调动辖区社区干部、网格员、单位保安物业、企事业单位治保力量、治安积极分子组建了28个平安互助队,协助民警进行宣传防范、治安调解、治安巡逻等,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
该所还大力培育义警队伍、保安队伍,扩大警务团队力量,构建基础信息联采、安全隐患联治、治安防范联勤、矛盾纠纷联调、法治教育联动等基层治理共同体16个,实现了治安管理范围外扩“一百米”。4月19日,该所辖区的风情港义警队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了两名盗窃电动车嫌疑人,并及时向办案队民警提供线索,民警快速出击,成功将二人抓获,当场缴获被盗电动车大灯两个、作案工具一批。
今年以来,该所通过狠抓基础,大抓基层,推动警务工作回归防范主业,110接报涉案警情同比下降51.93%,其中治安类警情报警数同比下降52.50%、刑事警情报警数同比下降70.00%;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3.33%,治安案件查处率同比上升43.70%,实现了“增效、赋能、减负”的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