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净碧透,浪软如毯,北海一幅幅平安画卷缓缓展开。平安,是城市最靓丽的底色,也是百姓最基本的关切。近年来,广西北海市公安机关以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为抓手,聚焦改革创新、推动体系升级、狠抓实战应用,先后完成“校园4+N”“智慧AI社区”等智慧警务建设项目,国际客运港公安检查站拔地而起,基础基层工作不断夯实,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健全,北海市成为全区唯一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的地级市。
“零散”向“系统”转变
北海市委、市政府高位部署、统筹推动,北海市将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建立“党政领导、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格局。通过提升党政主导力,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注入更强劲动力。
1月16日,北海市公安局组织召开党委会,专题听取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会议下发《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汇聚全局“智力”,系统的梳理全年建设工作重点,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系统”转变。
同时,北海市公安局成立组建专班,实体运行强化统筹。是公安局分管治安工作负责人表示,“市局此次通过采取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筛选考核的方式,从局属相关单位抽调6名精干力量,组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体化运转工作专班”。专班负责统筹全市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五化工作法”(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节点化),对标对表、强化问责,明确多项任务,开展多轮次模拟测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晰、工作落地,推动全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步稳蹄疾。
“被动”向“主动”转变
北海市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两办”出台《北海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到党政工作的“大盘子”中。北海市公安局作为治安防控体系的主力部门,集全警之力、汇全警之智,全力调动全市公安机关工作积极性,由“被动做”向“主动干”转变。
北海市公安局重点聚焦公安检查站建设、海岸线防控、矛盾纠纷数字化建设、平安医院、智慧社区、智慧巡防、景区防控等领域防控热点,推进北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档升级,打造更为科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北海。
“自从小区安防设施升级后,再也没发生过盗窃。”家住海城区驿马街道某小区的刘女士兴奋地说道。2022年初,该小区多次发生盗窃,海城区公安分局高德派出所民警多次接到报案,也开展了调查,最后还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但小区的盗窃警情依然频发,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杜绝盗窃再次发生,派出所对标全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标准,多次组织业委会及居民代表座谈协商,对小区安防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增加了摄像头还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小区可防性案件发案显着下降,小区居民交口称赞。
据了解,北海市公安机关聚焦信息化建设,强力推进校园“4+N”和智慧社区AI治安防控体系统项目建设,在全市940所中小学幼儿园和1300余个小区布建人像智能前端设备2000余套,按照达标、优质、示范标准,分层分类推进智慧小区建设,智慧小区建成覆盖率全区最高。
“单打”向“共治”转变
北海市公安机关梳理2023年度建设重点任务30大项53小项,涉及22个建设单位,制定出台建设任务分工“四定表”,重点突出科技导向、改革导向、实战导向,同时将“数字化改革”和“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两项关键性改革工程纳入全市防控体系建设范畴,聚焦问题短板,以“改”促“建”,以“建”促“防”,全面提升北海公安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
“四定表”出台后,北海市公安机关统筹全市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工作信息月报制度。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组织协调、经费保障、技术难关等事项,构建建设会商工作机制,由防控办主任担任召集人,不定期开展建设会商,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北海市公安局设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年度专项奖励,全面激发广大民警创新活力。
“全市公安机关甚至全市人民都动员起来,我们干劲更足,信心更满了”市公安局防控办负责人介绍,汇全警、全民之力,全力推动北海公安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从“单打”向“共治”,从单一防范向立体防控、单兵作战向合成作战、警力有限向民力无限的全面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