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闻
治安频道  >  工作动态  > 正文

合江县公安局“三做三化”促进户政窗口服务提质增效

2021年12月24日 15:50     来源: 中国警察网    作者: 辛闻   
中国警察网 · 辛闻  |  2021-12-24 15:50

  中国警察网讯 今年以来,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公安局以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户政工作思路,做优机制、做强监督、做精业务,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窗口建设提档升级、窗口服务提质增效。从服务事项、服务时间、服务方式上,新推十项便民举措,全面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县局在全省公安社评户政窗口群众满意度达99.69%,居全市第一。

  做优机制,服务便民化提速。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获得经费保障,改造设施,户籍业务实现“就近办”“智能办”“随时办”。一是窗口入驻便民中心“就近办”。合江县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系全市唯一),群众在办理其他政务业务需要提供身份证明时,能够第一时间提供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在10个中心所引进临时身份证制作机,解决了以往群众必须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临时身份证这一难题,真正让群众少跑路,就近办理业务。二是购买自助终端“智能办”。主动对标新时代公安机关新任务新要求,升级传统服务模式,将人工服务与现代化自助设备相结合,争取经费30余万元,在城区业务量较大的符阳派出所增设身份证自助申领服务终端、自助照相设备等,通过自助终端“一键式”设备,实现了身份证照相、取证业务智能化,减少排队人员,提升服务效率。三是暖心服务“随时办”。推出《加强户籍窗口建设十条措施》,开通延时服务,深化预约服务,做好优先服务,提升上门服务。除正常工作日外,符阳和九支派出所户籍窗口每周星期六上午上班;其余派出所(含警务室)周末逢赶集日上午上班,周末两天均不是赶集日的,则周六上午上班。公示经办人电话、办理地点、监督电话,开展预约办理,对老弱病残孕等人员,实行优先办理服务,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办理上门送证服务。今年自助办理业务1238笔,预约、送证上门1300余件。

 做强监督,服务规范化提质。落实警务公开制,统一窗口服务标准,加强内部监督,实现窗口服务规范化。一是公开窗口服务事项。全面梳理5大类户政服务事项形成目录,对22项户籍业务制定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列明办事依据、基本流程、申请材料、示范表格、收费依据标准及办理时限等内容,在每个窗口服务大厅进行公开,为群众办事提供清晰指引。二是统一窗口服务标准。组织开展户籍业务培训,统一使用县局配发的户籍窗口服务手册,明确了民警工作职责、民辅警协管员行为规范,窗口服务制度,户籍信息查询规定、户籍办理主要业务等内容。同时,规范窗口文明用语,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和一次告知制,统一采取开放式平台办公,便于群众与民警能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沟通。今年8月,在全市 2021年度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规范化建设实地交叉检查中,合江户籍窗口规范化建设荣获第二名。三是严肃窗口工作纪律。强化“阳光式”责任监督,公开投诉监督电话、设置评价器、意见箱,不定期开展窗口服务质量回访和暗访抽查,通报纪律作风、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点带面,督促全县派出所户政窗口全面整改,确保每个窗口实现阳光化、透明化、高效化。同时,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办理户政业务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坚决杜绝违规违纪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的情况发生。今年集中培训3次,送教上门58次,“户政窗口腐败”自查活动1次,出户政窗口通报4期,自查整改问题17个。

  做精业务,服务一体化提效。开辟“绿色通道”,聚焦成渝双城经济圈、全省镇村“两项改革”,服务政务一体化。一是服务“特殊群体”。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和务工出行时间段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门窗口、配备专门人员,集中时间专门为农民工办理居民身份证。2020年12月底至2021年2月期间,为农民工共办理身份证1203张、临证180 张;在中高考期间,全县21个户籍窗口全面开通考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24小时受理考生的咨询求助,开展延时错时服务,考生可前往就近户籍窗口办理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打印临时身份证明,全力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二是服务“两项改革”。在全省“两项改革”户籍信息调整、地址信息清理规范工作中,县局积极向其他有经验的区县学习,积极与市局沟通,加强与民政、统计等业务部门联系,获取第一手最为准确的区划调整、城乡分类等资料,按照省厅、市局统一部署,搭建工作专班,加班加点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核实、效验,对于省厅反馈的问题数据及时进行研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历时整整两个月,将原来的27个乡镇调整为19个镇、2个街道,原来的284个行政村调整为196个行政村,涉及68万条人口地址数据全部调整,圆满完成省厅、市局交办的工作任务。三是服务“双城经济圈”。借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与周边毗邻区县签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户政业务合作机制》,积极探索户籍迁移审批异地办,推进便利迁移,简化流程手续,逐步放开落户限制,促进人口流动融合。打破户籍属地观念,改变传统模式,利用“渝快办”、泸州微户政等户籍业务平台,实现户政“两地同权、共同受理、就近快办”,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出门,两地居民满意度逐渐提升。自警务合作以来,两地共异地办理521笔户籍业务,提供网上咨询和网上办理业务1000余人次。



触屏版 | PC版

© 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