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110是人民群众最熟悉、最信赖的号码,是公安机关最为闪亮的“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公安局为了将这一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针对当前新型电网诈骗等侵财类案件、非警务类纠纷警情高发态势,立足职能定位,在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组织下,在全旗范围内深入开展110接处警工作源头治理“百日行动”。行动开展以来,通过源头预防、精准预警、高效管控、果断处置,切实强化接处警精细化管理,健全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强化社会面防控,坚决遏制住了各类警情的高发势头,实现了年度警情同比往年下降18.4%,使打击犯罪效能、服务群众水平显著提升。
狠抓精细化管理 提升接处警工作质效
110接处警工作是服务救助群众的窗口、密切警民关系的桥梁,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反应出接处警队伍的状况。基于这一思路,该局从狠抓队伍建设着手,从组织谋划、措施规范、教育引导、责任落实等环节,分类制定细化具体指引,进一步提升接处警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找短板定措施。针对现阶段110接处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拉出问题清单四项,制定整改措施五项,逐项逐环节深入推进。用制度促规范。先后制定完善了诸如110接处警工作规范、流程及注意事项、接处警人员绩效考核责任制等17项制度,切实从机制上规范提升接处警工作。
重培训提技能。将教育培训作为提升接处警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让每一名接处警民辅警都懂业务、知规范、会派警、会处置。全局从事接处警民辅警人手一册《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规范》作为口袋书置于案头。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实战模拟警情演练,不定时的测警测评成为常态,使接处警民辅对文明用语、警情分类、指令下达、内容录入、非警务警情处置、案事件处置流程等方面都能熟记于心,得心应手。明责任强落实。
以集体宣讲和个人学习的形式,让每一名接处警人员明确自承担的岗位职能职责和行为规范,以绩效考评责任制的形式,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每一名人员身上,将思想启发与考核监督有机结合。整治工作以来,27名人员被扣除绩效考核分值,6名人员被全局通报,并予以计分。即回访询意见。对于每一起警情在处置完毕后,都要由专职人员就接处警人员工作态度、警力到位、警情处置、办理结果等向报案人或当事人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当事人评价并记录。对于不满意的及时反馈当事警种予以整改。
优化快速反应机制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快,是对110接处警工作的第一要求。鄂托克前旗公安局围绕110警情处置又快又好的目标,紧抓“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警务运行机制,统筹现有警务资源、统筹各警种职能,不断优化快速反应工作模式,提升响应效率,缩短出警时间,提高处置质量,推动110接处警再提速,跑出平安建设“加速度”。整合了职能机构。将原巡警与四个派出所融合,实现了巡逻、处警捆绑作战,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将原指挥、情报、网侦、图侦、技术等资源打破固有警种界限、打破警种资源共享壁垒,同步进驻“情指勤舆”大厅,实行一单审批,同步上案,在打造“300秒”出警圈、速处置基础上,努力探索再快一分机制。
研发了工作平台。配套研发了集视频巡逻、视频指挥、报警定位、预案执行等12项功能为一体的应急处突指挥调度平台和集WIFI、车辆布控、人脸识别、重点人员车辆轨迹分析研判等功能为一体的视频实战应用平台,实现指令统一下达、信息统一发布、资源统一存储,使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成为现实。融合了工作预案。将原24类工作应急预案融合完善为一个,设立总指挥部,成立17个业务职能组,18个查控堵截组,根据任务岗位明确人员车辆,明确职能职责。与周边8个友邻旗县区建立起了环旗府地、环敖镇镇区外围、环旗界的三道堵封控保卫圈,并不定时开展模拟实战演练,使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性案事件程序更加便捷,可操作执行性更强。
优化了出警圈。全局成立百人应急处突队1支,武装巡控处突队1支,布建出警点14个,结合“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武装处突”警力部署新要求,依托PGIS平台,科学划定城镇区域4个,“1、3、5分钟”出警圈33个,在离城镇区较远或两个出警单位半径较大地区就近出警点3个,形成点线结合、点面相连的网格化控制格局,确保接处警无盲点、无空隙、无死角。整合了社会资源。在该局牵头建成2416路高清智能监控的基础上,对水电气暖、食药、安检、教育、酒店、网吧等22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场所的6300路社会视频接入指挥调度平台实时调阅。同时采集公安机关所关注的涉人、事、物45个行业62个类别的各类信息3.5亿多条,为提速实战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
做实警情源头治理 提升隐患化解水平
群众为何报警,哪些类型的警情重复率高?鄂托克前旗公安局对群众深恶痛疾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从群众最信认的110报警求助着眼,持之以恒狠抓情报预警、风险评估、科学指挥、精准调度工作,全力推进110接处警源头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强化宣传引导。利用110集中宣传日等节点,多渠道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110常识,引导群众正确、规范使用110电话,让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危险时,保障群众“生命线”的110电话畅通无阻。强化分析研判。定期对本地社会治安形势进行分析评估,深入查找潜藏的风险隐患和违法犯罪线索,对各类可能诱发涉稳事端、灾害事故、恶性案件的苗头性、倾向性、区域性不安定因素,及时进行有效预警,及时安排针对性部署。
强化机制规范。通过对各类警情的全面梳理、深度研判,找准问题病灶,对症出台了《鄂托克前旗公安局110接处警工作规则》、《鄂托克前旗公安局重复警情处置工作规范》等系列制度。同时围绕10种常见违法犯罪警情和5种常见救助警情,分级分类细化处置规范,有效提升了警情源头治理应用工作效能。强化重复警情化解。汇总分析日常接警内容,对梳理出的诸如因相关警种出警速度不够快,报警当事人重复拨打110电话催问、同一地点短期内多次拨打110电话报警等四大重复类警情,确定重点整治区域,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化解,逐一复盘倒查,跟踪督办,向群众反馈。特别是对上海庙镇盛鲁电厂因工人索要工资问题大量报警求助这一重大涉稳风险警情,及时向旗委政府进行了报告,使隐患等到了及时整改。
强化非警务警情分流。在原非警务警情分流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110报警电话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互联互通,标本兼治破解非警务警情占用警力资源这一民生堵点,让群众获得的政务服务更加专业、优质,让110报警服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